齐鲁网发稿:一窥网络媒体背后的努力和创新
2012年4月1日,齐鲁网发稿《都能读懂环球时报》称,“西方媒体还不具备新闻采写的基本技能,如果没有自己‘新华社’的采编队伍,环球时报不可能有记者愿意对24小时消息发表评论,目前环球时报的新闻工作更‘经验主义’。”
据该报介绍,《都能读懂环球时报》创办于1978年,其宗旨是把海量的信息内容放在合适的时间、地点、地点以最快速度地传递给全球人民,倾听那些爱“正能量”的中国人。作为中国日报集团的新闻中心,在工作上始终坚持严肃、公正、有原则、有特色的理念,努力营造丰富多彩的新闻媒体环境。新闻采写的过程中,《都能读懂环球时报》的新闻报道也不断创新,采用了新的报道方式,使报纸成为当时人民群众的主要新闻媒体。该报创办于1997年,被社会上的人所熟知,创始人金正有几年从事网络媒体的工作,先后负责诸如新华社、环球时报、《太阳报》等媒体的新产品的策划和运营。
报道得最好:民间故事故事
人民网前身是网易公司新闻中心。在中国传媒大学,创办了《对话》栏目,在这个栏目的围绕读者所关心的问题和人们感兴趣的故事进行报道。这些故事无论是事实提炼,还是反映,都能“家喻户晓”。党的十八大报告中也有这样的一栏:“两个矛盾,一是对矛盾的反映;二是对矛盾的解决。”
中国日报的报纸专栏,把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涉及的问题,人物的反映,群众的批评,大学生的感动描绘都融为一体,每一个报道的地方,都能找到一个平衡点。
“《人民日报》和《中国青年报》这个网站也可以用别致的方式,形象地说,就是要说出真相,说得明白。”人民日报副总编辑、著名记者梁衡如此评价中国青年报的《解读网络舆情危机》,这是一种悬念式的报道。
《社会》的故事新写实
7月3日,中国青年报旗下的“中国青年网”,以“漫画原创总榜”的形式,选取了一些《生动的中国》系列漫画作品的真实故事,经读者广泛传播。
5月8日,“中国青年网”还发起了一个网络新一届青少年论坛。
共有 0 条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