言职采编部发稿靠谱吗?实测揭秘!
言职采编部发稿靠谱吗?实测揭秘!
1.“苦读”媒体
有些言职采编部将号称“铁读报”,但事实却是:工作中发现的一些言职言论并没有经过申请,与其他媒体存在着非必然的利益联系,新闻发言人的形象受到破坏。
受访人回复“苦读”之后,他们也遭遇了怎样的状况?
孙乐表示:“言职采编部每个人都认识一些言职记者,他们在报道中直接与记者一同竞争,就新闻内容而言,他们比较能接受记者的指导和管理,他们直接跟记者一样,也常常与记者在‘圈子’间摇摆。”
采访中,有人以“三本”为名,编发一些稿件,但大家对“三本”发稿的一些新闻实际情况不太了解。
记者以“三本”为名,但在稿件内容和形式上,还有待进一步调查。
孙乐介绍说,有的记者希望在新闻发言人与新闻发布会的报道中,以“言职记者”的身份与媒体保持关系。他们需要扮演一个知情人的角色,而这个知情人是新闻发布会的“关键人物”,必须经得起媒体们的审查。
“我们想让‘三本’记者保持一定距离,他们就是一名新闻发言人。”孙乐告诉记者,新闻发言人还要跟新闻发布会有密切的联系,“他们要跟新闻发布会有很好的沟通,避免各种情况发生。”
如果记者被问及与新闻发布会的新闻实际情况有出入,或记者向新闻发布会出面或是现场提问,应该如何回答。记者对于新闻发言人的要求,一是要使其成为有责任感和担当的人;二是要有敢于发言的勇气;三是要有即时准确的反馈机制。
记者“心理”需要改变
他回忆,今年4月,刘俊海曾遇到某单位的一名记者,他说,与其在北京一家民营公司的采访时坐在同一个办公室里,这样很有可能会让媒体们误以为这家公司很无趣。他当时面临这样的压力。“记者们都应该对工作保持敬畏,这是作为记者的职责。如果一个单位对他的工作持有同样的敬畏,那么他的工作就会受到挑战。”刘俊海说。
以上所转载内容均来自于网络,不为其真实性负责,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,非商业用途,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20@163.com,本人将予以删除。
THE END
二维码
共有 0 条评论